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

著者: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  • サマリー

  • 《六祖壇經》裡寫道:「不悟,佛是眾生;一念轉悟,眾生是佛。」迷與悟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!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,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,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凡為聖。 --《迷悟之間》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,傳播人間佛教,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「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」,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,從而探討人生哲理。
   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
あらすじ・解説

《六祖壇經》裡寫道:「不悟,佛是眾生;一念轉悟,眾生是佛。」迷與悟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!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,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,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凡為聖。 --《迷悟之間》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,傳播人間佛教,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「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」,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,從而探討人生哲理。
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エピソード
  • EP53 立志與發願
    2024/10/17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立志與發願」
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 運動員參加賽跑的時候,需要有終點;參加射箭比賽的時候,需要有鵠的。在人生的旅途上,也需要有目標,才能勇往直前。

      立志發願就是確立目標。每個人從小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想要當一個科學家,或是做一個教育家、工程師、飛行員、醫生等夢想,這就是立志。然而長大以後,真正如願以償的能有幾人?這當中有些人固然是因為有了新的人生規劃,然而多數人則是因為沒有願力做後盾,因為失去了前進的動力,不能堅持理想,所以導致半途而廢,無疾而終。

      立志發願就像汽車加足了汽油,又如時鐘上緊了發條,產生了前進的動力,所以轉動不停。反之,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目標,就如船隻缺乏指南針,如何在茫茫大海裡航向彼岸?又如光說要去朝拜五台山,二年、三年都沒有行動,又怎麼能朝山而歸呢?

      立志發願是推動我們成聖成賢的力量。在佛教裡,諸佛菩薩因地修行時,沒有不立下恢弘的大願,例如: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、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、普賢菩薩的十大願、觀音菩薩的十二悲願等。佛菩薩發了願,正如學生訂了功課表,有了目標、有了動力,才能循序漸進的逐步實現理想。

      古來多少聖賢英雄,也是靠立志發願而有成,例如:玄奘大師發願光大佛教、梁紅玉巾幗不讓鬚眉等。因此,做人必需要立志發願,立志才有目標,發願才有動力。今日社會尤其需要人人立志發願,例如:身為警察的,要發願克盡職守,除暴安良,打擊犯罪,消除社會的歪風邪道;身為家庭主婦的,要發願孝順公婆,教育兒女,體貼丈夫,確保家庭的和諧美滿;身為學生的,要發願用功讀書,孝順父母,尊敬師長,和睦朋友,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。甚至人人都可發願,每日把歡喜布施給別人,把快樂分享給大眾,使社會充滿祥和之氣。

      發願就像開採能源一樣,心裡的能源是每個人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的最大財富。唯有人人經常立志發願,才能為自己留下歷史,為家庭留下貢獻,為社會留下慈悲,為世界留下光明!現在請問:你發下什麼樣的志願呢?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6 分
  • EP52 責任與承擔
    2024/10/03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責任與承擔」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 每個人一出生,就背負著對自己、對家庭、對社會、對國家的責任。生命本身,就是責任。責任是利他的行為,是勇者的擔當,是有為青年的抱負。

      人既付我以責任,就應該勇敢的擔當。有責任感的人,只問事之當為不當為,不計成敗得失;有責任感的人,不計事情的難易,必能全力以赴,完成他人的託付。

      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。負責任的人都是有為者,不負責任的人,不管能力再強,也是庸才。一個人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任,只要負責任、肯擔當,世間上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。

      「承擔」能給人力量,也可以具足信心;人只要肯承擔,就能有成就。人不僅要勇於承擔責任,更要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錯誤;承擔、懺悔,就能進步。犯錯時,不敢承擔悔過,反要執著、反要諉過、反要找人護航說情,則事情怎麼會有成功之望呢?

      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,不怕沒有人重視,不怕沒有機會發揮,最怕的就是自己沒有負責任的勇氣。一個人能承擔多少責任,就能成就多少事業。有責任感的人,自己可以克服困難,自己能夠開創良機;怕負責、怕承擔,最後只有一敗塗地、一事無成。

      人生是由許多經驗累積而成,所以在跨出第一步時,要「敢」。只要敢負責任、敢擔當、敢接受、敢嘗試,天下沒有不能完成的事。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必害怕,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力量承擔,而承擔的力量來自於生忍、法忍。忍就是力量,就是承擔,就是智慧。一個人能夠吃得起虧、忍得了辱,還能甘之如飴、面不改色,才能造就包容天地、忍耐異己的胸襟。

      謙讓是美德,但謙讓須憑理法,不應讓而讓,是不盡責任;應該讓而不讓則是戀棧。做人處世,在名利上要淡泊,在責任上則要認真。要培養承擔責任的力量,首先要把自己和社會結合在一起,要自我健全、自我勇敢;要不怕困難、不計利害,尤其要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,並且加以改進,這不但是自我的責任,這也是自我的承擔。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6 分
  • EP51 結緣的重要
    2024/09/26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結緣的重要」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 世間上最寶貴者,並非黃金白玉,也非汽車洋房;最可貴者乃是「緣分」。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合好;人與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;人與社會,乃至事事物物、你、我、他等等,都要有緣分才能圓滿功德。

      「緣」之一字,意義甚深。結緣就是播種,不播種,將來怎麼能有收成?結緣愈多,銀行的存款也就愈多,銀行的存款多了,還怕事業沒有成就嗎?世間上的一切功成名就,都有原因,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,必需要靠「因緣」。

      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敵國,但是沒有人緣,到處被人嫌怪;有的人貧無立錐之地,反而到處受人歡迎,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與人「結緣」。

      佛陀告訴我們: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。」結緣的方法很多,例如對人行個注目禮,就是用眼睛跟他結緣;讚美某人很好,就是用口與人結緣;或是用服務、用技術、用心意、用道理都能跟人結緣。

      「緣」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,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,緣是屬於每一個人的。人的一生中都是在「緣」中輪轉,例如機會就是機「緣」,眾「緣」和合才能成功,建房子少個一磚一瓦,都不算完成。在人生的旅途上,有的人碰到困難就會有貴人適時相助,這都是因為曾經結緣的緣故,所以今日結緣就是來日患難與共的準備,「結緣」實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資。

      「給人利用」也是一種「結緣」。人不僅不要怕給人利用,有東西也不要怕給人分享,因為人與人都是相互關係的存在,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。因此,「給人」就是給自己,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。

      「結緣」能化解嫌隙,平日抱持「結緣」不「結怨」的態度,容他、耐他、化他、度他,待時機成熟時,一定可以獲得對方的好因好緣。

      人是依靠因緣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,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,應該多多廣結善緣,因緣愈多,成就愈大。有時一句好話、一件善事、一個微笑,都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,成就大好功德。所以,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任何結緣的機會。結緣,使我們的人生更寬闊,前途更平坦;積德結緣的人生,才是幸福的根源。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6 分

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に寄せられたリスナーの声

カスタマーレビュー:以下のタブを選択することで、他のサイトのレビューをご覧になれ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