エピソード

  • S2E5 【COP上集】氣候峰會開議,來聊今年焦點:《刺胳針》健康報告、財政分配、氣候調適
    2024/11/19

    上週一(11月11日)起,各締約國領導人將在亞塞拜然的氣候峰會(COP29)開啟長達兩週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。

    今年,醫學期刊《刺胳針》在COP29舉辦前發佈一篇報告,揭示了全球、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。這一集,我們會介紹《刺胳針》的氣候健康危害報告,看見氣候問題如何影響人們的健康,以及當中可能存在怎樣的社會不公平狀況。說到「公平」,我們還會在這集和大家分享今年氣候峰會的焦點之一,財政分配,這同樣涉及淨零過程各國間的「公平」。我們還會講到氣候峰會的另一焦點,氣候調適,在目前已經造成、未來也將可能繼續發生的氣候災害面前,我們需要做什麼樣的事情,減少氣候對社會、個人的衝擊?來聽聽吧!

    本集重要內容:

    • COP29:國際為氣候議題做決策的機會
    • 2024氣候峰會焦點:財政資源分配
    • 《刺胳針》:從健康危害看氣候問題,全球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
    • 損失與損害基金:氣候變遷之下,小國應對有何困境?
    • 與國家、社會、個人息息相關的氣候調適


    每年氣候峰會的前後,都會有大量科學研究新報告釋出,供與會者參考、做出決策,除了《刺胳針》,SMC目前還整理了以下報告,十分推薦你來閱讀:
    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
    2024刺胳針倒數計時
    2024調適差距報告
    「2024調適差距報告」台灣專家意見
    2024全球碳預算
    「2024全球碳預算」專家意見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6iJvFetMPDE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佩懃
    剪輯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30 分
  • S2E4 【美國大選特集】從國會山莊騷亂、川普、氣候政策說起——選票背後的科學溝通與傳播
    2024/11/12

    美國大選上週已有結果,早早預約好錄音室要在選後第二天錄音的我們,在錄音前一天得知川普當選的消息五味雜陳。就在大選這週,一篇最新發布的研究,分析了2021年年初,川普落選後的國會暴動激烈程度,與川普貼文、#stopthesteal標籤貼文之間的關聯。以這篇研究作為起點,我們能看見選舉作為社會動員的契機,透過語言與資訊的傳播,擁有巨大的影響力。

    在這種時候,川普在面對自己的受眾時,似乎真的是一個「很會溝通」的發言人。然而他的當選,對科學溝通來說,也許是一個壞消息🥶於是,另外我們也從美國大選出發,思考川普這次當選將如何影響氣候政策,分享英國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的專家們怎麼看。

    最後,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台灣的政策與科學溝通,和大家聊聊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科學溝通,才能讓大家在投下重要的票時,為自己想要的未來做決定。


    本集精選

    • 🔘從4年前的國會暴動談起:選舉、川普、推特、傳播效應
    • 🔘川普對他的選民來說,很會溝通(吧)
    • 🔘重回白宮,對氣候政策與氣候經濟有何影響?
    • 🔘台灣視角:聊聊那場超難公投,公民科學溝通怎麼做?
    • 🔘結論:選舉不適合溝通💀那何時適合?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7EgJyknvc5Q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佩懃
    剪輯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29 分
  • S2E3 果蠅,求偶失敗就「酗酒」——我們可以用動物研究推估人類行為嗎?
    2024/11/05

    幾週前,播出蟑螂一集後,出乎我們的意料,發現大家對昆蟲有特別的喜愛,這週,我們來聊聊果蠅。

    但我們要聊的,是實驗室內的果蠅。我們會討論果蠅這一模式生物在科學研究中的多重應用,從基因變異、壓力應對機制到環境污染監測,理解果蠅如何成為現代科學實驗的重要工具。

    果蠅研究很有趣,因為有時實在太像人類。但這一集,我們也會討論,面對這樣有趣的研究,科學傳播如何兼顧有趣,又避免將動物行為推估到人類身上,讓科學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保持準確性?

    本集精選:
    🪰什麼是模式生物?科學家為何這麼愛研究果蠅?
    🍽️實驗室果蠅的飲食,節制又乾淨
    🍷求偶失敗會攻擊、酗酒?
    📖偏好同性的雄性果蠅,告訴我們什麼故事?
    ❗️警惕:在科學溝通中將動物研究推估到人類行為
    🧐果蠅可以幫助我們做環境、農業研究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I3pHRljc_4o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硯芳
    剪輯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林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27 分
  • S2E2 從瑞典頒獎到台灣新聞:諾貝爾獎報導背後的隱形勞動
    2024/10/29

    每年10月初,是諾貝爾獎項公布的時間。從瑞典頒獎到台灣報導,幾乎短短一小時內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報導,對讀者來說,這看似理所當然。但科學類獎項的報導,對記者們來說,可準備時間短、理解門檻高,任務重要卻艱鉅。

    從2021年開始,每年諾貝爾生醫獎、物理獎、化學獎公布的三晚,SMC都會邀請專家解析科學獎項的重要性,舉辦線上記者會,連結台灣科學家、記者朋友,一起將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分享給公眾。

    這一集,我們不講諾貝爾獎背後偉大的科學研究,而是和大家分享,在我們看到的一篇篇諾貝爾科學解析報導背後,是誰、以什麼樣的方式,傳遞著這些科學研究的重要價值。科學傳播的研究學者,稱這些人做的這些事是「隱形的勞動」。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,讓更多人看見科學新聞背後的隱形勞動與挑戰,也看見科學傳播工作的真實面貌。

    本集精選:

    • ⌚️下班時間,怎麼找科學家開記者會?
    • 🎤為什麼要做記者會?
    • 🏆諾貝爾獎要有屬於台灣的報導,才能讓大家看見台灣科學家的耕耘
    • 🤔️這麼重要的獎項,不能醞釀,一定要出即時新聞嗎?
    • ✏️五年了,還是會驚嘆:記者寫稿超快!
    • 👓報導背後,那些被忽視的「隱形勞動」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BSendmIlJLM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硯芳
    剪輯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林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0 分
  • S2E1 科普資訊也可以是歷史,如何記錄、傳播、保存? feat. 中研院「研之有物」科學編輯克志
    2024/10/22

    《科學有媒有》來到第二季,這一季,我們會嘗試訪談不同的科學溝通者,他們可能是記者、編輯或者研究者。謝謝各位第一季的支持,希望你會喜歡新一季。

    本季第一集,我們邀請到中研院「研之有物」的文字編輯克志。

    「研之有物」是中央研究院 2017 年成立的科普媒體。「研之有物」編輯部穿梭走訪中研院各個研究所、實驗室,採訪頂尖研究團隊,向公眾分享前沿研究的新資訊。

    本集精彩主題:

    • 原本可以在科技業過得好好的克志,為何走上「科普」和「編輯」的不歸路?
    • 「科普」是什麼意思?Sinead:我有點抵觸科「普」!
    • 科普文章其實可以變成資料庫,但為何有些網站悄悄關閉?
    • 是否有其他可改善資料庫保存的方式?


    除了與我們分享了從科技業離職,輾轉成為文字編輯的心路歷程,克志也分享了他在負責「研之有物」的科學研究編輯時的見聞。究竟做科普的人是如何思考科普的呢?在這集對談中,克志和Sinead討論了一些科普圈內很少思考或嘗試對話的主題,或許都是些尚未有答案的問題,邀請你一起來思考科普的挑戰與未來。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PrZRh3Ueje8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媒體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「研之有物」簡克志
    剪輯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林果葶

    這一季,我們還換了音樂,「有媒有」終於有它的音樂了🎉創作者是我們的好朋友果葶,除了會製作音樂,他還是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的助理教授,感謝果葶🧡很好聽,風格和過去不一樣,但剪在節目中也毫無違和感。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36 分
  • Ep.12 聽自己的錄音怪怪的? 科技,可以改變我們對自己聲音的感知
    2024/10/15

    《科學有媒有》已經播出12集,謝謝大家的支持!在節目製作過程中,前期最大困難,是大家抗拒聽見自己的聲音,總覺得怪怪的。不過十幾次的錄製播出後,大家漸漸適應自己的聲音出現在其他裝置,Sinead也找到了解釋「為何聽自己的聲音總是又奇怪又尷尬」的研究paper。

    這集,我們就來聊Sinead找到的paper:我們聽見的自己的聲音,和錄音錄下的聲音,到底有什麼不同?我們還會分享其背後關於「骨傳導」的原理,可以被應用到AI、聽障者輔助以及軍事等領域。

    我們發現,科學家之所以可以解答「為何我們聽自己的聲音不一樣」這個問題,依靠的是科學研究領域不斷進步的技術。這些科技的發展和普及(例如手機、骨傳導耳機)讓我們看見的,是科技如何成為我們人類理解、感知自己的工具。

    第一季的最後一集,簡短輕鬆,希望大家喜歡。

    本集精選:

    • 🧐為何聽自己的聲音會覺得很怪?
    • 👂聲音是怎麼傳到我們耳朵的?
    • 🔊骨傳導與我們的自我聲音感知
    • 🦴骨傳導:未來聲音科技的突破
    • 🪞鏡子與照片中的自己,也差好多!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Ks9jXpNYYz4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媒體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硯芳
    製作/剪輯:小童
    音樂:
    Arr Bryan Teoh - I Got a Stick
    Kevin MacLeod - Magic Scout - Cottages
    Kevin MacLeod - Magic Scout - Farm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23 分
  • Ep.11 著名神經退化研究者被疑造假:科學、媒體,如何面對錯/假學術成果
    2024/10/08

    活動連結:https://smctw.neticrm.tw/civicrm/event/info?reset=1&id=21

    上個月,著名的神經科學家Eliezer Masliah(艾利澤.馬斯利亞)發表的多篇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研究,被美國一位記者Charles Piller(查爾斯.皮勒)提出可能造假的疑慮。

   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發布的簡短聲明,NIH認為馬斯利亞涉及在兩份已發表的研究中,使用重複的圖片來代表不同實驗結果,有偽造或捏造的疑慮,NIH將向兩家期刊通報這個調查結果。目前尚未能確認馬斯利亞的研究究竟哪一篇、是否真的,有學術不端行為。

    我們十分關心這題,不僅因為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這兩種疾病飽受關注,更因為這類事件可以探討的角度十分多樣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同樣一位記者在2年前報導指出阿茲海默學者Sylvain Lesné在研究中造假,那時廣受國內外媒體與公眾的關注。

    這一集,我們藉著這兩個事件,和大家討論科學研究背後的運作邏輯,生物醫學研究做出來,如何被藥廠使用。從而看到,錯誤的、或虛假的科學研究,如何影響研究應用、科學媒體傳播。我們也試著從科學記者、科學家的不同視角,一起看科學和科學傳播在這個社會的角色。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精選:

    • 🔍多篇腦神經退化研究被Science記者指出「一圖多用」?
    • 目前是否釋出調查報告?
    • 同一記者,兩年前報導過另一專家的阿茲海默研究有誤
    • 一篇研究就能誤導藥物開發16年?藥廠才沒這麼笨
    • 研究造假,最終損害的是公眾信任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gcSYcjErj5g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媒體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硯芳
    製作/剪輯:小童
    音樂:
    Arr Bryan Teoh - I Got a Stick
    Kevin MacLeod - Magic Scout - Farm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25 分
  • Ep 10 助眠產品真的有效嗎?(ft. 哇賽心理學蔡宇哲老師)
    2024/10/01

    假設一個人平均壽命是80年,人的一生大約會花26到27年的時間來睡覺。

    睡眠在日常看似很自然,但這樣自然的事情,一旦出了差錯,影響巨大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,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.7%,網上的助眠產品也越來越多。可見大家的需求不單大量,並且各有差異。

    不過,各類助眠產品真的有效麽?科學的世界裡,怎麼判斷有效?如果真的有用,又是為何?這一集,有我們的好夥伴,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蔡宇哲老師,和我們一起聊聊失眠和助眠產品。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精選:
    🛏️改善睡眠效果最好的方法:認知行為療法
    ⌚️躺在床上半小時睡不著,該起床嗎?
    🥱很累,但腦子停不下來!這是什麼意思?
    🌛褪黑激素可能幾乎沒有效果?
    💊是藥物還是保健食品,背後意味著成效差別?
    🔬科學中的「有效」,怎麼定義?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TjbqJCpV0RA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,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媒體的發展:https://neti.cc/3ZgX5m6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小童,蔡宇哲老師
    製作/剪輯:小童
    音樂:
    Arr Bryan Teoh - I Got a Stick
    Kevin MacLeod - Magic Scout - Farm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36 分